降落数值测定仪通过测定小麦、面粉等谷物糊化液中搅拌器自由下落的时间,评估其α-淀粉酶活性,进而判断发芽损伤与烘焙品质。降落数值越高,酶活性越低,面粉烘焙性能越好。
降落数值测定仪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粮食收购、面粉加工与烘焙工艺,掌握科学、规范的操作流程,是确保精准、结果可靠的关键。

第一步:环境准备与仪器调平
将仪器置于稳固、无振动、温度恒定(20-25℃)的实验台,避免阳光直射与气流干扰。使用附带水平仪调整底座脚钉,确保机身水平(水平泡居中),防止搅拌棒下落轨迹偏斜,影响计时精度。
第二步:试剂与样品准备
使用标准配比:称取2.5±0.01g待测小麦粉,加入25±0.2mL蒸馏水于专用粘度管中。水温应与室温一致,避免温差影响糊化。使用旋涡混合器或手动剧烈振摇10-15秒,确保粉水充分混匀,无干粉或气泡。
第三步:糊化与冷却处理
将混合好的样品管放入沸水浴(94-98℃)中,精确加热60±2秒。期间保持水沸腾,确保热量均匀传递。加热结束后,立即取出,用冷水或冷风机快速冷却至室温(约1分钟),终止酶反应,形成稳定糊化层。
第四步:安装粘度管与搅拌棒
将冷却后的粘度管垂直插入加热槽,确保管底与槽底接触良好。将搅拌棒轻轻放入管内,上端穿过仪器顶部的电磁释放装置。检查搅拌棒是否自由悬垂,无卡滞。
第五步:启动测试与自动计时
关闭防护罩(防气流干扰),按下“开始”键。仪器自动加热至沸腾(约100℃),同时电磁装置释放搅拌棒。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搅拌棒穿过糊化液的下落过程,自动记录从释放到触底的时间,即“降落数值”。
第六步:数据读取与清洁维护
测试结束后,仪器自动显示并保存结果。取出粘度管,倒出废液,用清水冲洗管壁与搅拌棒,防止残留物影响下次测试。用软布擦干,避免划伤内壁。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与计时系统,确保符合ISO3093、GB/T10362等标准。